查看原文
其他

新家庭教育需要什么?——2017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圆满落幕!

2017-11-03 中国教育学会 中国教育学会
微信号:cseedu(←长按复制)

教育使命,点滴随行。




10月2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局承办,新教育研究院协办的2017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在杭州举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幼有所育”的新理念和新要求,本次论坛的主题为“新家庭·智慧爱”,众多国内外业界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新时代下家庭教育的理念与经验。


如今,一直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那么,新时期下,什么是新家庭?什么是智慧爱?如何建设新家庭?如何给予孩子智慧爱? 


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芬兰赫尔辛基大学师资教育系客座讲师、芬兰儿童和青少年基金会顾问、戈登国际培训父母效能训练、青少年效能训练、教师效能训练课程讲师培训督导Kai Markus Talvio,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校社会组织教育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副教授Steven Benjamin Sheldon,新西兰教育部鲁道夫斯坦纳/华德福早教中心代表、新西兰斯坦纳/华德福教育国际代表Kathy MacFarlane,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首席教育专家、原总编辑、著名“知心姐姐”卢勤,台湾嘉义大学教授曾迎新等国内外的教育专家齐聚现场,与千余名与会者和数万收看直播的网友共同探讨家庭教育。


现代家庭教育需要爱与智慧同行


朱永新说,前两届论坛的主题分别是“教育从家庭开始”和“与孩子一起成长”,本次论坛的主题之所以确定为“新家庭·智慧爱”,主要考虑到家庭教育所处的时代,以及所遇到的问题。


“如何在新时期构建新家庭教育,如何用智慧的方式去爱孩子,这是当下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对于“新家庭”这个概念,朱永新解释说,新家庭从不同的维度来看有不同的意义。从外在而言,是新时代背景下的家庭;从内在而言,是在传统家庭基础之上有着新变化的家庭;从方向上而言,是拥有符合时代发展、社会需求,具有新文化、新理念和新行动的家庭。


家庭教育需要爱与智慧同行,这不仅是父母与教师成长的不二法门,也是我们在任何教育活动中必须的选择。


智慧爱是新家庭的本质体现


要提高孩子的素质,首先要提高父母的素质,这种前素质教育是教子成功的关键。会上,孙云晓提出了五元家教法:即合乎规律的教育理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关系。


孙云晓认为,新家庭与智慧爱是相辅相成的,也是互为前提的。实现智慧爱离不开建设新家庭,建设新家庭必然追求智慧爱。新家庭之新并非新组建的家庭,而是具有与时俱进的价值观的家庭,是具有平等和谐关系的家庭,智慧爱是新家庭的本质体现。


新家庭教育需要六种“爱的智慧”


当下许多父母常处于焦虑中,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心想让孩子更加优秀,对孩子管束有加,却从未倾听孩子内心的感受,从而导致孩子心理压力过大,甚至酿成悲剧,这是家庭教育中的一大误区。


在父母应该如何爱孩子才是科学这一问题上,卢勤与大家分享了六种“爱的智慧”:即智慧的爱,知道使用孩子;智慧的爱,喜欢激励孩子;智慧的爱,注意让孩子分享;智慧的爱,事事相信孩子;智慧的爱,善于管教孩子;智慧的爱,看重过程。


父母的智慧实质上就是放平心态,永远用乐观、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想让孩子快乐成长,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父母就应该把孩子放下,用智慧的眼光认识孩子,用智慧的方式走进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建立亲密、温暖的关系。


父母也需要提高社交技巧


父母是家庭中的关键人物,因此也需要提高社交技巧。Markus在论坛中提出三点建议,一是给予孩子自主权,提高儿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父母需要运用倾听技巧,并尽可能帮助孩子做出自己的选择。二是提升孩子自我效能感,通过传播孩子能理解并能够接受且现实的与自身相关的积极信息,让孩子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三是提高孩子关联感,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改变决策的机会,让孩子承担家庭事务的相关责任,并做到积极倾听避免非建设性的沟通方式。 


家校共育才能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充满爱的温暖与引导的氛围可以促进儿童的快乐感、好奇心和敬畏心的健康发展。幼儿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教育者的心态,他们为孩子的模仿提供榜样作用。


论坛上,Kathy MacFarlane介绍了华德福儿童早期教育的本质特征,并指出在儿童与父母、教师和同伴之间有着健康社会关系的社区环境中,儿童的健康发育最容易得以实现。华德福教育工作者考虑到儿童特定年龄的发展需要,努力为孩子们建立自觉、合作的社区。他指出,研究者越来越强调把关于家校伙伴关系(家校合作)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学校的政策改进,但政策只能告诉校长和老师们要做什么,却没有告诉他们该如何去具体实施。


天津社科院研究员关颖指出,家庭教育是发生在家庭中的教育活动,体现家庭的本质特征,是家庭的重要功能。家庭教育指导应从引领父母学习基础知识开始,借势移动互联时代多媒体融合的有利条件,为父母搭建平台、提供帮助。


家庭教育典型样本推动父母升级


多个极具公信力、信息量丰富的研究报告的发布,助力家长科学培养孩子。


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杨雄发布的《上海家长教育期望、家庭教育支出及“择校”行为》报告,指出过高的教育期望导致了父母的择校行为与补习行为。


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吴重涵在《学校里的家长志愿者:现状、群体特征与效用》报告中指出,提高父母志愿者参与的比率不仅要考虑学校的需要,也要从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父母意愿入手。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在论坛上作了《关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工程——体育运动》的主题分享,他希望能通过全社会持续不断的努力,使少年儿童对运动有正确的认知,并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最终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岳坤作了《中国城市家庭教养中的祖辈参与问题调查报告》。




在以“家庭建设”“家庭教育的智慧”“家庭教育专业化”“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传承”为主题的四个分论坛上,入选论文的作者与专家各抒己见,碰撞观点。


本次论坛还展示了“中国家庭教育知识传播激励计划家校合作优秀案例”,表彰了山东淄博系统构建“互联网+”教学测评管家校共育新机制、杭州市上城区推出“星级家长执照”认证改善教育生态、江苏昆山构建“共育、共建、共享、共生”家校合作模式等“十佳”案例。教育局长、中小学校长和父母、专家还围绕家庭教育的“道”与“术”、家校合作的困境和家庭教育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步步逼近进行了对话。


此次论坛既是一次全球范围的理念和观点分享与碰撞的盛会,也是一次培育下一代的智慧的集中展现,更是一次对家庭教育议题的全面刷新。家庭教育是一门可以学习和提高的“功课”,需要社会、组织、企业的合力,而家庭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论坛闭幕式上,苏州市教育局接过举办下一届论坛的“接力棒”, 2018年家庭教育国际论坛将在苏州召开。



教育使命

∣点滴随行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